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,某些女性成年才開始食用大豆,恐導致乳癌腫瘤抗藥風險。
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實驗發現,吃含有大豆成分飼料長大的老鼠,在接受常見乳癌藥物Tamoxifen治療時反應良好,但成年、罹患乳癌後才開始食用大豆的老鼠,卻產生抗藥性。
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,某些女性成年才開始食用大豆,恐導致乳癌腫瘤抗藥風險。
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實驗發現,吃含有大豆成分飼料長大的老鼠,在接受常見乳癌藥物Tamoxifen治療時反應良好,但成年、罹患乳癌後才開始食用大豆的老鼠,卻產生抗藥性。
先前塑化劑風暴,讓不少民眾改喝豆漿、桂圓紅棗茶之類的飲料,在高雄有一名33歲的陳小姐,本身卻因為每天一杯豆漿,又愛吃豆類製品,攝取過多的大豆異黃酮,現在發現子宮內長了好幾顆腫瘤,導致不孕;醫生還說,還遇過有女性把豆漿當水喝,一天喝超過1500c.c.,過量的結果就是賠上健康。
猛喝宣稱含「酵素」飲品,大腸「色素沉澱」。消化內科醫師鄭乃源昨(21)日指出,部分宣稱含「酵素」飲品其實含有植物性瀉劑,民眾飲用後覺得排便順暢,殊不知一旦長期大量飲用,在瀉下成分蔥西昆衍生物刺激下,易誘發大腸細胞凋零,出現黑色素沉澱,在動物試驗上顯示有致癌之虞。大黃、蘆薈、番瀉葉、決明子,鼠李等藥材皆有這類成分,不建議隨意服用。
台北市商業處日前調查發現,消費者最愛的伴手禮多是高熱量、高油脂的糕點甜品,其次是堅果零食。而康健雜誌在調查66種常見春節禮盒後,今公布結果指出,奶油酥餅、蛋捲、 香腸、豬肉鬆、臘肉、干貝醬、牛軋糖、泡芙、方塊酥、榛果巧克力,是10大發胖伴手禮。
22日就是除夕夜了,家家戶戶都要吃年夜飯,不過年夜飯熱量是平常晚餐的3倍,要消耗這些熱量,必須連跑3小時才消耗的完,因此台北市衛生局擬出飲食建議,像是蹄膀不吃皮、蘿蔔糕改用蒸的,都能降低熱量。
美國研究人員發現,在垃圾食物或飲料上標明需要多少運動量才能消耗它們,會比傳統標示卡路里的方式更有效勸阻青少年吃喝這些東西。青少年見到汽水瓶上標明其熱量需要跑步一小時才消耗得掉,有半數人會不喝。
脂肪攝取過量,會影響到荷爾蒙的平衡。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荷爾蒙的平衡關係著體內內分泌的作用,而荷爾蒙彼此之間又可拮抗,達到身體平衡、正常生理機能;脂肪攝取過量,可能影響荷爾蒙機能,以及衍生相關的疾病。
你是三餐在外吃的「老外一族」嗎?營養師表示,外食有鹽分高、熱量高、油脂高的問題,容易出現高血壓、高血脂及肥胖,特別減肥族,經常刻意不吃米飯節食,反而因偏食,易使人疲倦、精神不集中、免疫力下降。
愛吃自助式火鍋的少年吳健順,六年內體重增加一倍,手術前突破兩百公斤,成為「亞洲第一胖」。營養師指出,冷凍餃類、肥肉、高湯、沙茶沾醬是火鍋熱量破表主因,平均一頓麻辣鍋約攝取二、三千卡,超過男性成人一天所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