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.JPG  

      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在家裡不小心滑坐到地上後,因為髖部(骨輪)疼痛,而無法站立行走。送到醫院後,醫師安排了X光片檢查,証實是髖部骨折,安排她住院及手術治療。「我母親雖然有些年紀,但平常沒有什麼疾病,怎麼會一個小小滑倒,就造成了骨折呢?」老奶奶的家人有些不解。其實,這就是骨質疏鬆症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林新醫院骨科主任廖宜賢指出,骨頭的結構,在放大後微觀,是由許多的骨頭小樑,編織交錯而形成類似海綿的結構體。當年紀邁入中年以後,骨小樑數目就開始減小,同時也會變細,而且骨小樑彼此之間的聯結減少,造成了骨頭內的縫隙增加、孔洞擴大,結果是整體骨頭的質量變少,同時骨頭本身的成也會改變,最後造成骨質密質降低及骨頭的度變弱。嚴重的話,骨折的風險會增加,這就是骨質疏鬆症。左圖:正常骨質結構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骨質疏鬆症大多是無聲無息,沒有明顯的症狀。在有些中高齡患者,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,脊椎駝背變形的外觀症狀。然而骨質疏鬆症卻是僅次於心血管系統,相當普遍的健康問題。就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而言,女性罹患的比率,有30%以上;而男性也有12%以上。這些患者平常可能並不知道,也沒有接受治療;但是一個輕微的跌倒,或是彎腰搬運物品,就有可能造成了骨折變形。因此才叫做無聲的殺手。根據統計,臺灣地區的女性一生中,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會發生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,而男性也有五分之一的機率。這些骨折,最常發生在髖部(骨輪)、脊椎及手腕。一旦發生骨折,除了病痛外,也會造成病患生活能力的降低。而且因為常是年紀較大的患者,同時也常合併有腦神經或是心肺系統的內科疾病;因此在處理治療骨折時,引起的合併症及風險都會大幅的升高。根據健保局統計,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,一年內之死亡率相當高,在女性為15%,男性則高達22%。而即使骨折在適當的治療後,後續的復健及預後,也往往不能回復原先的功能。因此在骨質疏鬆症的課題上,最重要的是提早治療,預防骨折的發生。


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uho.com.tw/sick.asp?aid=12584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itlohas 的頭像
    fitlohas

    FIT怡天然

    fitloh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